2020年7月14日📆,中共中央黨校理論網發表了我院王川蘭、沈可和彭希哲老師的《重大疫情背景下城市基層治理“全周期管理”的路徑探索》一文,主要內容如下🚫:
近年來,全球範圍內的重大疫情頻發,對世界各國的人民健康、經濟生產和社會穩定等造成了嚴重的傷害和損失,需要全人類加以警醒並攜手應對👐🏽。而此次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對我國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與治理能力現代化提出了嚴峻挑戰🧛🏻♂️。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表示,要著力完善城市治理體系和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樹立“全周期管理”意識👼🏼,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這為我國城市治理和疫情防控戰略提出了新要求和新課題。
一、城市基層常態化治理中存在的問題與挑戰
目前🍃,中國城市基層治理體系大多仍是以處理日常事務為設計依據🤶🏽,應對突發危機的配套機製不夠健全💂🏽♂️🏅。在本次新冠疫情暴發初期,城市基層社區普遍缺乏風險防控意識👨🏽💼,行動應對緩慢🔘。城市基層治理存在各自為“戰”🧑、部門間協調不暢的問題🦗。衛生部門🚣🏽♀️、安全部門🙈、民政部門以及緊急管理部門等行政管理系統缺乏有效的合作統籌機製,從而也影響危機發生時的快速反應和行動能力👐🏽。此外🛻,從本次疫情的應對來看🎿,很多城市和超大城市基層社區工作人員和社區資源有限,基層的自組織能力比較薄弱甚至“缺場”,缺乏規範的操作性流程的指引,無法滿足瞬時湧現的社區居民巨量化、多樣化、非標準化的社會服務需求。
二、構建整合常態治理與非常態治理的城市基層“全周期”管理閉環
此次疫情防控工作中暴露的問題說明在國家治理尤其是人群密集居住、社區風險易發的城市基層治理中引入“全周期”管理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按照“全周期”管理理念,從全過程視角進行總體設計🌀,構建一個包含前期預警準備、中期應對控製和後期總結復原的城市基層全周期管理閉環,現常態治理與非常態治理的無縫對接和一體化🤵🏻♀️。具而言之,前期預警準備環節,應在常態化管理中重視和加強對危機的預防預警。中期應對控製環節,重在建設一個具有危機幹預、控製和緩解能力的城市基層分級響應體系↙️。而在後期總結復原環節,註重提升基層與社區在經歷災害後的復原力👃🏼。
三、打造城市基層治理“全周期”管理的全社區、全方位和全過程參與模式
社區在城市基層安全治理中發揮著基礎性作用6️⃣。因此☯️👩🏼,城市基層治理“全周期”管理需要以社區的全主體🪑、全方位和全過程參與為實現基礎。主要包括🅾️:(一)在基層組織管理機製上🎹,著力於基層社區黨員幹部的危機管理能力建設🍂。(二)在基層服務體系上,強化群團組織、社工服務機構和社區自治組織的社會應急服務職能。(三)在基層“社會基礎設施”建設上🛺,充分發揮一線社會工作者的功能。(四)在基層誌願資源動員上🐂,加強社區誌願者應急服務隊伍建設。(五)在基層危機抗逆力提升上🪠,建立健全社區心理健康服務全周期預防和幹預體系。(六)在基層應急物資儲備上,建立政府—社區—家庭多層級、全覆蓋的應急物資儲備體系。(七)在基層治理技術上7️⃣,運用高新科技建設社區一體化智能安全管理模式。(八)在基層宣傳教育上,加強安全宣傳教育和危機預案演練🪛,築牢社區安全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