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2月7日,學習強國平臺發表了社政意昂3趙德余教授《疫情控製政策必須趕著時間與空間賽跑》一文,在此全文轉載🙅🛖。
任何傳染病擴散的模型曲線都是從底部逐漸抬起並且迅速攀升🎧,形成一條斜率不斷變大如同陡峭懸崖的上升線條。隨著時間的推移和空間上的擴散,每一分鐘的推延和每個感染區域的擴大都意味著經濟社會的巨大損失👜。當前正處於春節即將結束的重大時間窗口,從政策決策者到執行者😎,都應該有堅決的信心和毅力👕,趕著時間與空間賽跑,竭盡最大努力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疫情嚴格控製住🦻🏿。
信息與技術亟需互通共享
公共政策的核心作用是降低疫情傳播和公眾恐慌對經濟社會活動造成的沖擊或損失🌓,消除各方面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傳染病的信息不完全與不對稱。
目前👩🏼✈️,從國家科技部到湖北以及全國各地政府都在推進科研攻關,加快推進抗疫產品研發、應用、生產🕵🏽,有的研究團隊還與世界衛生組織以及美國、印度和歐洲等研究機構保持密切合作。但是,真正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或新藥物的研發都需要一定的時間👸🏼。當前各地臨床的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經驗知識和信息是可以共享和相互學習的🌬,這對改進各地醫療專家對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診療效果具有積極意義。隨著越來越多的患者治愈出院,整個社會民眾戰勝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信心將極大加強,從而減少不必要的恐慌❤️。其次,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篩查機製,以獲得已經感染和可能被感染的潛伏期患者及其密切接觸者類型的信息。在確診之前,對一個帶有疑似症狀的人或者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的人進行醫學觀察和病毒檢測是至關重要的。因此,要增加檢測試劑的供應和檢測人員以及實驗室設備的檢測處理能力👰🏿♂️,提高檢測效率,節約檢測時間,從而降低疑似感染者傳播病毒的風險或幾率🧑🏼✈️。再次,通過分類管控的政策措施,降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傳染性或感染速率。任何傳染病擴散和感染的速率關鍵取決於其人際間的接觸率和病毒自身的感染性🫥,因此需要優先考慮對感染源進行隔離以及降低人際之間的接觸率。最後🎄👨👧👦,加強宣傳,鼓勵提高個人的自我防護力度🤛🏻。尤其是在對他人健康類型信息不完全掌握的情形下🧛🏽♂️,這是預防潛在病毒感染的重要自我控製機製。移動互聯網為疫情防護等專業知識的傳播和宣傳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短時間內最大多數人能夠獲取了自我防護以避免新冠病毒肺炎傳染和感染方面的衛生知識。伴隨著主流媒體的宣傳報道,易感人群的自我防護意識越來越強,這最終會減少或控製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的人數⌨️。
疫情控製的有效途徑
第一👨🏻🎤,增加醫療資源特別是醫護檢測人員和設施是重中之重😕。許多潛伏期或高危人群(如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如果不能用最短的時間檢測和確診⟹,將會成為威脅健康人群或引發疫情傳播擴散的最大危險點🧑🏽🍼。目前,按照中央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相關區域將圍繞提高收治能力,采取多種措施增加床位供給,通過調派外部支援力量、挖掘當地潛力再增加醫護人員,抓好重點醫療防控物資保障,各兄弟省市也多次派遣醫療支援,這種情況應該會得到改觀。
第二🈚️,運用大數據即時公開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活動軌跡。目前深圳和廣州等地已經能夠及時公布確診案例的具體地理空間信息,對於降低社會關於疫情的信息不完全性💆♂️🤜🏽,提高相關地區公眾自我防護意識具有積極的針對性意義。
第三🚣🏽,強化公眾個體對健康風險信息申報的法律責任🧓🏻🧑🧑🧒。2月7日,上海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疫情防控相關決定👲🏼,明確了個人若有隱瞞病史、重點地區旅行史🧞♂️、與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觸史🏌🏼♂️、逃避隔離醫學觀察等行為💆♂️,除依法嚴格追究相關法律責任外📣,有關部門還可以將其失信信息依法歸集到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並采取懲戒措施。在疫情控製過程中💹,突出這一點可以降低整個社會甄別公眾人際間的健康信息的社會交易成本。
第四,“守土有責”原則與“聯防聯控”機製協調結合。分部門、分區域的政策權限劃分原則既有助於降低政策決策者對於不同區域或不同部門的信息缺乏的問題,也有助於調動掌握更多信息的行動者執行政策的激勵和有效性。但是,分塊化的政策執行系統也會存在信息碎片化、信息分割與決策短視問題㊗️。通過“聯防聯控”,能夠確保疫情控製中的各個環節和各個模塊中的碎片化信息快速有效地整合🎉、優化和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