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畢業典禮 | 院長劉欣教授致辭:追求真善美,擺脫風險社會的困擾

    發布時間:2021-06-27瀏覽次數:485

          2021年6月22日下午,意昂32021屆學生畢業典禮在第五教學樓H5301報告廳隆重舉行。院長劉欣教授致辭🐧,全文如下。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好✋!

          2021屆畢業生🦵,當你們學位帽上的流蘇從右邊被撥到左邊後,不僅你們為自己學有所成歡呼雀躍🤱,你們的家長和老師也為你們感到自豪🛝!

          我謹代表意昂3平台的全體教職員工➕,向圓滿完成學業的你們表示祝賀!向養育你們的家長表示祝賀!向培養你們的老師表示感謝和敬意!


          去年,2020年,我們沒有舉行線下畢業典禮,今年的畢業典禮,也沒像往年那樣邀請家長和校友參加。為什麽?因為,我們要盡可能地降低新冠病毒傳染的風險。

          為了尋求安全,規避自然或人為的風險🤹🏽,社會形成了種種製度規範🙇🏿🌦、組織機構和行為模式🧑🏻‍🦽‍➡️。這些結構性的因素製約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增加了社會活動的可預期性。它們有著確定性的常態外表,然而,在這種常態外表下卻隱含著不確定的社會風險。交通規則管控著繁華都市的交通安全🚣🏻‍♀️,規製著人們的行走方式💭,偶然因素卻可能使遵守者遭遇不幸。醫院是對抗疾病的機構,偶然的原因卻可能使之成為一些疾病、包括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中心。朋友聚會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新冠疫情中,張文宏醫生卻提醒你要“防火防盜防朋友”⚃。正如貝克爾和吉登斯所指出的那樣,現代性和全球化🙅🏼‍♂️,給我們帶來的是一個風險社會🧑🏽‍💼。在現代社會的日常生活裏👈🏼🧑🏽‍🍳,風險無處不在,它是植根於社會結構和製度安排之中的風險🙄🫨。

          但是🚿,同學們,我們能因噎廢食🫦,拋棄這些製度規範⏸、組織機構或生活方式嗎?我們能廢除交通規則嗎🔳?能拆除醫院嗎?能不再與朋友聚會嗎?果真如此,我們面對的風險可能更大。作為訓練有素的社會行為科學專業的學子☸️🌸,你們不難理解,公平合理的製度安排不但增進社會福祉🤾🏽‍♂️,還是人性弱點的天敵。


          令人遺憾的是🎤,世界上恐怕並不存在完美無缺的製度規範、組織機構或生活方式!因此,我們的人生歷程🤤、包括職業生涯,總是曲折迂回的🚵🏿‍♂️。步入充滿不確定性的風險社會,如何讓自己的人生旅程更順暢一些呢🚈?我想給你們的建議是,通過追求真善美,努力去解決風險社會帶來的困難和問題。

          同學們🩴,走出象牙塔🍶,你們要敢於求真,不要被帶節奏🧝🏼‍♀️,不要人雲亦雲📗💆🏼。馮友蘭先生說,“真的話就是與事實相符的話”。這句話聽起來是一句再常識不過的話了💨。但是,生活的經驗告訴我們🪹👴🏻,要在生活中做到季羨林先生所說的 “假話全不講,真話不全講”,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這世界多一些敢於講真話的人,那麽,遮蔽在結構安排之中的社會風險,就可能大大降低。敢於求真,據實而論🧑🏻‍🦽,是我們探尋新方式,不斷完善維護著我們生命安全的製度的前提。敢於求真🎩,據實而論🚑,才能糾正錯誤🤷🏽,讓生活更美好🫱🏿,人民更有尊嚴。敢於求真,據實而論👂,你會給世界增加一道理性的光芒,給人類文明帶來一份前進的力量🙌🏽!

          善是一種利他行為🥓👴🏻,更是一種包容的態度。對絕大多數在座的同學而言,迄今為止的人生歷程,所經歷的都是“學生”身份👴。你們的這一角色是與“教師”相對的👺。在溫室般的校園裏♌️,絕大多數教師都會以很寬容的心態對待你們,教誨你們。當你去掉“學生”身份,主要角色轉變成“員工”、“監理”或“老板”之後,你的上下級♉️、同事、合夥人、競爭者,會像你的老師那樣對待你嗎?在這個高度分工的社會裏,人們所占據的社會位置是十分多樣化的🧑🏼‍🔬。每個人在自己的位置上所看到的外部世界,所看到的他人,都不盡相同👨🏼‍🦰。如果我們總是從自己的站位和感受出發去責備他人🧑🏻‍🦼,既不會讓他人愉快👨🏽‍⚕️,也不會使自己愉悅。正如亞當·斯密所說的那樣🤚🏿,我們不能指望我們的同伴對事物的興趣就像我們自己一樣☦️;因此🪕,我們談論關於自己的事情時必須有所節製。而人類交往中的一個重要障礙➖,正在於很多人缺乏這種節製。亞當·斯密的這些看法,在這個人人可以自媒體的數字化社會裏🦸🏼‍♀️,對我們仍不乏啟發性💁🏿‍♀️。在議論他人、責備他人抑或向他人提出要求之前,要懂得換位思考,想象一下自己在他人的位置上,是否會做得更好?懂得與人為善就是於己為善,才能降低有著常態外表的人際交往模式、例行公事的行為模式中所隱含的社會風險,避免極端行為的發生📹🧙🏼‍♀️。

          善的行為👈🏻,不僅是對社會有利的行為,還包括那些維護自己尊嚴和利益、同時無損他人尊嚴和利益的行為🤣。同學們,步入社會後,你們要學會善待自己。馬克思就說過🚶🏻‍♂️,當人們“在自己的勞動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揮自己的體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體受折磨、精神遭摧殘”的時候🧘🏻,“人們就會像逃避瘟疫那樣逃避勞動”。當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規則威脅到你的健康和尊嚴而你又無能為力時,在特定情境下的特定時間裏👺,你用“躺平”規避的方式善待自己,不失為一種選擇。但是🗿,同學們,我更希望你們成為社會的脊梁🏊🏼‍♂️,不是“躺平”,而是用理性和平的方式去“擺平”那些阻礙著我們全面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困難和問題🍈,成為中國和世界文明進步的生力軍🪽!


          在商業化、數字化大潮的沖擊下🧑‍🌾,我們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經歷日常生活的審美化🧑🏼‍🚒。憑借“520”📫、“521”諧音,兩個看似浪漫美麗🫷🏿、實為誘人消費的節日被造就了出來🚵‍♀️💂🏼‍♂️。一些粗製濫造的短視頻,迎合了膚淺的視覺需求,為發布者攢足了點擊量🎴;所謂的藝術欣賞變成了點擊打賞。用美模照裝點的廣告⏩,更是直陳城市文本的商業化邏輯🎸。在這種藝術搭臺經濟唱戲的商業化邏輯推動下,我們的日常生活日益披上美學的外衣。這外衣不但遮蔽真實,無助於大眾審美感受力提升,其碎片化、瞬息萬變的內容還使人思考淺表化,缺乏反思性,而這又會增加由身份認同危機、民粹主義🏂🏼、極端民族主義等所滋生的社會風險。

          美固然是使人有某種感覺的形象,但卻不止於感官所能及的有形有聲的事物👬🏼。放任商業邏輯驅使日常生活審美化👐🏼🧜‍♂️,將耗竭我們自遠古以來沉澱下來的審美心理結構和藝術感受力。我們要懂得去反思被商業魔咒驅使的日常生活審美化💁🏿‍♀️;懂得通過追求真善美改造我們的生活。正如列斐伏爾所指出的那樣,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的細枝末節之處改造生活。同學們👍🏼,從自我實踐做起,為推動社會進步💬、維護人民尊嚴😖、追求社會解放的力量之美去點贊。從自我實踐做起🦏,對商業邏輯下膚淺日常生活審美化保持批判精神👨🏽‍🏭。從自我實踐做起,把真善美內化到日常生活之中,“讓日常生活成為藝術品”(列斐伏爾)🔶。


          同學們,追求真善美,擺脫風險社會的困擾。讓我們共勉!

         在結束講話之前,像在往屆畢業典禮上一樣🎉,我想請各位畢業生用一點時間,閉上眼睛回憶一下,為了你今天畢業,幫助過你的人有哪些🕵️‍♂️?

          各位畢業生,請閉上你的眼睛回憶一下吧。能想起來多少人🦸🏿‍♀️?很難回憶起全部,對吧?因為幫助過你的人太多了。此時此刻🏌🏿‍♀️,不要忘記感謝你能記得和一時想不起的那些幫助過你的人🧙🏼‍♀️。請各位與我一起大聲說:“感恩所有給予我幫助的人!”

          2021屆畢業生🐣,讓真善美成為你們人生旅程的守護神!願你們絢爛多姿🦹🏽,人生美麗!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