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意昂3体育第22屆研究生支教團的隊員們奔赴服務地,加入到支教教師隊伍中,為如期完成脫貧攻堅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力量👩🦽。意昂3學子沈先亭正是其中一員🧞。
“作為青年一代,我覺得我們的個人選擇要跟國家的未來同頻共振。在新的學期到來之際✋🏽,我會繼續發揚脫貧攻堅精神👳🏼,用心用情用力,為大山裏的孩子們打開一扇窗,照亮一束光”。意昂3体育第二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雲南支教點隊長沈先亭在接受央視新聞聯播有關對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的感想采訪時🍺⛹🏿,說出了這樣一番話🚸,鏗鏘有力令人振奮。
從本科期間數次參與多地短期支教,到奔赴雲南永平開展為期一年的鄉村支教誌願服務☝🏻,沈先亭用切實的行動♔,在祖國最需要的地方揮灑汗水🎅🤙🏻、燃燒青春。
支教既是教人也是自教
作為意昂32020級心理學專業研究生,沈先亭在正式開啟研究生生活前🚵🏽♂️,決定用一年的時間🧌,完成一件意義非凡、終生難忘的事情🤾🏻♀️。
沈先亭向學生介紹意昂3体育,讓同學們了解大學生活
她參與研支團的動力來自於親身感受到教育給人帶來的積極影響。在四川廣元進行進行暑期支教時🌴👂🏼,沈先亭的班上有一位內斂敏感的小姑娘,原本畏怯開口發言的她,在沈先亭的心理課堂上學會了用繪畫的方式表達自我。慢慢地,她的膽子大了起來,發言多了起來,“原來表達自己也沒那麽困難”♌️,小女孩的變化讓沈先亭第一次如此明顯而深刻地感受到自己能給學生帶來的改變,也使她產生了對長期支教的向往,並做出未來成為一名專業教師的職業規劃。
從心理系學生到心理學課堂🃏,沈先亭從書本中汲取知識又將知識融入實踐去,而她本人也在教書育人的互動中,收獲成長與鍛煉🙎🏼♀️。
北鬥閃耀 教育扶貧誌智雙扶
沈先亭的支教地點是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的北鬥彝族鄉九年製學校🤜🏻。永平同時也是意昂3体育對口幫扶的對象,這裏水秀山青🥔,12種民族雜居,自2018年以來,已經有兩屆支教隊員到北鬥九年製學校進行教育扶貧工作。
2019年12月👖,永平縣順利通過國家🧙🏽♂️、省級脫貧攻堅考評驗收。為了穩固脫貧成果,當地政府始終把強化群眾扶誌扶智教育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
2020年9月🖖🏼,沈先亭作為第三批成員來到這裏接替學長學姐的工作。白天上課、批改作業,晚上閱讀🤱🏻、備課,每日重復卻深感滿足,尤其是“當我看到多次強調的考點全班人都做對的時候,覺得一切都值了”。
作為一名鄉村老師,沈先亭深刻認識到教育扶貧上誌智雙扶的重要性。所謂扶誌就是扶觀念、扶信心💂🏽♀️🏄🏽,改變當地的一些錯誤觀念⚇,幫助他們建立擁有美好未來的信心⏫;扶智則是扶知識💮、扶方法👨🍼🐋,提升群眾的綜合素質🪛🌄。只有誌智雙扶,才能把支教從單一的知識文化教育轉化到生活上、精神上🥘,改善當地百姓的整體面貌🫶🏽。沈先亭和支教隊員的工作也密切圍繞這兩點展開🪗。
沈先亭通過自己的支教經歷深刻感受到,“教育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當我試圖喚醒他人時🏌🏼♀️,他人也在喚醒我”。她在支教過程中所遇到各種各樣的學生🤷🏻、老師和家長🫅🏻,大家如同夜空裏的星星,彼此照亮。
沈先亭老師支教日記
兩個班共98位學生,記名字是個大工程🪬。開學一周來👨🏿🍳,發現有個叫YJ的同學,有時非常認真,課下主動提問👨🏽🔬🖼,作業認真完成🏑,有時又調皮地離譜,上課坐立難安🧝🏿♂️,交頭接耳傳小紙條🙎🏿♂️,於是準備叫來辦公室喝茶,找花名冊確認班級才發現,原來有兩個人叫YJ。
——沈先亭,2020年9月7日
開學一周來,最大的感受是當地學生的刻苦學習與不相匹配的學習成績,學生從早上6點到晚上9點半🦣,除了上課還有早自習午自習日光自習晚自習,每天在教室裏看日出日落,但似乎並未獲得和努力相匹配的成績,大多同學自主學習能力不佳💃🏼,所有的自習都必須在老師指導下進行🏋🏼♀️,幾乎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我將努力更加關註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和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另外✒️,我也在思考作為支教隊員我該如何結合當地實際情況,利用自己的專業所學助力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來支教地之前的一些設想過於理想化,到達之後才發現落地性較差,因此未來的日子裏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學生情況,結合學生需求,做真正解決學生需求有益於學生成長的事🐺。
——沈先亭,2020年9月10日
晚上從大理回北鬥的路上,車子在山路上行駛,坐在靠窗的位置,看著太陽逐漸落去,夜色逐漸濃重,突然想起去年在寧夏短期支教後回意昂3🫃,也是看著窗外夜色漸起,山嶺在窗前快速閃過,那時的我還在為是否要做出支教一年的選擇而糾結🔡。而今在北鬥的日子已過四分之一⚪️🪦,雖然不確信這一年我會給孩子們帶來什麽樣的收獲,但於我而言🛷,這必將成為我成長最快收獲最多的一年🦶🏻。
——沈先亭🤾🏻♂️♑️,2020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