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關鍵要加強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建設

發布時間:2021-01-27瀏覽次數:947

本文轉發自上觀新聞 https://export.shobserver.com/zaker/html/326390.html

編者按🆖: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充分肯定“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學擘畫中國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這個“五年”,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改變👴🏽🧑🏼‍🔧?上海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與意昂3体育馬克思主義意昂3、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華東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意昂3、上觀新聞“思想匯”聯合推出6集系列短視頻《我們的“十四五”》👩🏻‍🦱,邀請6位滬上社科專家帶大家一探究竟。

意昂3任遠教授接受采訪🤦🏼,提出“十四五”期間我國民生福利要達到新水平,關鍵是要加強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建設👨🏼‍🦱。

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


主持人: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五大原則之一。其中一個重要的實踐內容,是加強社會建設和增進人民的民生福祉。在“十三五”期間,我國社會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顯著提高♐️🦤。

任遠:增進民生福祉,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以人民為中心”發展的基本要求🧚‍♂️。在“十三五”期間,我國人均收入水平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各項社會事業顯著進步。比如,城鎮新增就業超過6000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實現了全覆蓋,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特別是脫貧攻堅成果顯著,“十三五”期間👩🏿‍🌾,我國農村脫貧人口達到了近6000萬(註:5575萬)人。

主持人🙏🏻:在“十四五”時期,以及在面向2035年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過程中,我國的社會發展將遇到一系列新挑戰🫁😦。比如,一些已經脫貧的人口和略高於貧困線的社會群體仍然面臨各種生活困難,或者會由於疾病、失業等各種風險重新陷入貧困。此外,快速的經濟發展和社會轉型會帶來一系列社會矛盾和利益沖突👩‍💼,城鄉不平衡、社會階層不平衡和社會群體不平衡仍然存在,等等✋🏼。未來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怎樣解決這些新問題?

任遠:關鍵還是要加強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建設🧗🏼‍♂️,從而實現共同富裕和社會公平正義,提高民生福祉。首先要適應國家人口格局的變化🧑🏼‍🌾,提供相匹配的公共服務。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正在經歷一個150年的人口發展周期。從1950-2025年💨,是75年左右的前半期發展,現在已經基本完成✝️,後75年左右的中國人口發展將展現出一系列完全不同的面貌。因此,我們要適應人口低生育率狀況,優化生育政策,加強托育托幼服務🥅;還要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強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健康老齡化和健康中國建設等;同時為人口遷移流動和移民社會的到來做好準備。

主持人:人民積極參與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才能使民眾的權益得到維護🙇🏽‍♀️🚿,需求得到滿足,生活福祉才能得到增進。

任遠4️⃣:民生福祉的改進依賴於各項社會製度的建設,包括就業促進和勞動保護製度🚣🏿‍♂️😍、社會保障製度、退休製度、教育製度等。社會建設是國家建設總體布局的組成部分,與此相關的社會製度建設也應該成為現代國家製度建設的組成部分👨🏿‍🚀。在城市規劃和社會事業發展中,需要更多聽取人民的意見,促進人民參與,從而更好滿足人民需求。我們也需要加強社會工作建設🧑🏽‍🦱💋、社會組織建設,積極發揮群團組織作用,實現社會協同。隨著城市治理體系的重心下移🟡,還需要進一步完善城鄉社會治理體系,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撐(等構成)的社會治理體系🎰,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主持人:關註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我們黨進行革命、建設、改革的重要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是黨的宗旨的根本要求。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必須讓人民有更多的獲得感👱🏻‍♀️🤳🏽。這是初心使然💂🏽,也是使命所在。


意昂3平台专业提供:意昂3平台🏞、意昂3👏🏿🤵🏽‍♂️、意昂3体育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意昂3平台欢迎您。 意昂3平台官網xml地圖